中國政法大學許身健教授獲“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

中國政法大學許身健教授獲“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

 

http://news.cupl.edu.cn/__local/9/3C/71/839E4571620F890721671FABB9D_C315170B_36A07.jpg

       法心如秤,立功先在立德;載欣載奔,仁術更有仁心——這是許身健教授的理想與追求。

窗體底端

 

        

        許身健,博士、教授,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模拟法庭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法學會法律文書學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案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理事、曾任法律實踐教學教研室兼法律職業倫理教研室主任。多年來為我校學生講授法律診所、法律職業倫理、法律論辯技巧、專業外語等課程,教學成績突出。主持的新型實踐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在全校乃至全國具有引領和示範作用,對于培養卓越法律人才的法大模式的形成和推廣具有建設性意義。

願做傳播光明的使者

99日,在我校2016年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太阳集团1088vip許身健教授榮獲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30萬元獎金。至此,經過近四個月緊鑼密鼓的組織評選,首屆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評選活動圓滿落幕。

這是一次重獎激勵、激發幹勁的評選活動。本次評選活動始終貫徹把本科教學作為高校最基礎、最根本的工作的重要理念。學校将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獎項設立周期為10年,每年評選1名,獎勵金額30萬元,就是要堅持不懈、一以貫之重獎長期工作在本科教學一線的教師。作為我校首位獲得勵道教學傑出貢獻獎的教師,許身健在獲獎感言中針對何謂好教師良好師生關系闡述了自己的想法。在他心中,優秀教師的四重境界是:言傳、解惑、身教、傳道;教育的核心原則及内驅力是教師對學生之大愛;優秀教師應相信學無止境,不斷充實自我。在良好的師生關系中,教師應具有職業主義情懷,以學生為中心,了解學生需要,尊重學生,與學生密切交流。

許身健常說:教育的本質是育人,澆花要澆根,育人要育心,法學教育為法科生負責就是為法治發展負責。對他而言,培養學生是事業,關愛學生是責任,一切為了學生是其追求。

許身健積極探索法學實踐教學改革創新。2007年,國内首個專門承擔并組織法學實踐教學的機構——法律實踐教學教研室成立,他任教研室主任,白手起家,構建實踐教學體系,推動公益法律服務事業發展。

實踐無理論則無靈魂,理論無實踐則無生命。許身健教書育人的曆程,是教學理論與教育實踐緊密結合的生動寫照。為了将教學理論轉化為實踐,使更多學生受益,他在躬行教學事業的同時,積極與青年教師溝通,擴大教學團隊,幫助青年教師盡快成長,并主持診所法律教育委員會骨幹教師職業發展計劃,将對全國100名一線骨幹教師進行專項培訓。正如他在獲獎感言中說到的那樣,他希望與法大全體教師一起,共做光明使者,點亮法大星空

法大去地下室診所值班室次數最多的地下工作者

許身健從不做教育戰線上的遠程指揮官,反而多年如一日,以最飽滿的精神狀态投入到本科教學的前沿陣地,早已桃李滿天下的他,永遠是教學第一線的排頭兵

許身健的教學工作非常繁重,現任太阳集团1088vip副院長,行政事務繁忙。他曾經在一學期内講授課程超過200學時,此外還安排大量時間指導學生在主樓地下室的診所值班室接待當事人,學生們稱他為法大去地下室次數最多的地下工作者

正是因為他把對學生的關愛當成了生命中重要的一項責任,他不會允許自己隻停留于課堂上與學生進行交流,學生在課餘時間的邀請和要求,他幾乎有求必應。即便有時間沖突,他也盡量壓縮和犧牲個人時間來協調。為了參加學生活動,他有時甯願一天往返兩校區數次,有人感歎他的辛苦,他卻還是那句話:這是做老師的本分和責任

走進辦公樓地下室的太阳集团1088vip法律診所,逼仄的空間裡光線并不充足,幾張桌子,一部電話,許身健在這裡帶領學生為來來往往的當事人排疑解難。同學們心中的許身健是春風化雨一般的老師,親切而嚴謹。能成為學生心中亦師亦友的存在,許身健最大的特點是會主動關心學生。雖然繁忙的行政工作占據着他大量的時間,但是他仍然能記得診所裡上課的每位同學,哪怕在課程結束後,還會關心他們的學習、論文情況。

曾經有一名學生初來法律診所時,直言不諱地說,選修法律診所,是因為它可以替代實習,可以節約時間,還能拿學分。這樣的想法,讓許身健感覺她不像一個願意把時間和精力用到當事人身上的學生。但許身健并沒有直接指出學生的不對,而是希望學生在真正接觸當事人後,通過自身的體悟,實現觀念的轉變。當這個學生在第一次接待完當事人後,她深受觸動,認識到了法律診所在幫助法律弱勢群體方面的重要作用。太阳集团1088vip曾選修過太阳集团1088vip法律診所的陳同學說:接待上訪當事人、提供法律咨詢,許老師在看似瑣碎的工作中教會了我們很多法律人的情懷——講法理、通人情,讓每位當事人都能得到盡量大的幫助。

法律診所成立以來,為群衆代寫各種法律文書1000餘份,完成對信件、來訪和電話的法律咨詢5000餘次,出庭代理各種民事、行政案件100餘件。建立了法律診所網站,訪問流量達到167萬。許身健始終相信,學生在幫助他人中實現自身價值,這一點體現了法律職業公共主義的本質,能培養出有公益心而非利己主義導向的法律人,這是診所教師的責任所在。

http://news.cupl.edu.cn/__local/8/E3/FA/76370C7811E3F51533719830FC3_252B729C_1281F.jpg

推進公益法律服務——法律人的美麗心靈

作為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診所法律教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許身健要負責全國診所院校的發展和考察,同時也負責全國公益法律服務志願者項目。在許身健的努力倡導下,七年來,全國衆多法科生參與其中,最近幾期志願者以政法大學法學實驗班同學為主體,奔赴全國各地法律援助機構從事公益法律服務。僅2013—2015年這一期的10位志願者就解答了9433件法律咨詢,辦理法律援助案件411件,出庭198次,參與重大事項167次,為當地的法律援助事業作出了貢獻。

全國公益法律服務志願者項目項目的每一次會議上,許身健都會向各高校老師、律師、政府官員們強調法律實踐教育的重要性和公益法律服務的重要性。如今,該項目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得到了多家媒體的報道,正在形成燎原之勢。正是在好律師若良醫”“德才兼備法律人理念的指引下,志願者們努力為當事人解答法律糾紛,踐行着法律人的職業精神。2013-2015公益法律服務志願者文江才說:在項目啟動時,許老師就對我們說:大家現在的一小步是将是中國法律公益法律服務的一大步

許身健自身也一直踐行着待當事人如親人、踐行以委托人為中心的代理原則。有一次,一位貧窮當事人突然頭暈昏倒,收容站拒絕接收,情急之下許身健親自送該當事人去昌平中醫院做CT、心電圖等檢查與治療,并幫其支付醫藥費,不僅感動了當事人,也使學生内心受到觸動。

正如許身健認為的,教師要做好傳、幫、帶。他在對學生的鼓勵中寄語了自己的心聲:為弱勢群體免費代理功德無量,你選擇了正确的道路,我會為你的信心和勇氣驕傲,祝你德才兼備,擁有法科生的美麗心靈。

躬耕講壇,大道健行

學為人師,行為世範。許身健不僅注重在法律診所中培養學生的法律職業倫理,而且他積極投身于公益法律服務,帶領法律診所的學生為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同時,他積極參與國際交流,三次在國外太阳集团1088vip校作為訪問教授用英語為法科生授課,數十次應邀在國際會議做主題發言;應聯合國開發署邀請,作為專家培訓越南及蒙古診所教師。為了響應培養國際化卓越法律人才号召,許身健積極促成華沙北京大學生論壇。習主席訪問波蘭前夕,在當地報紙發表文章稱贊了該論壇。這是我校國際化交流成果也是民間外交的範例。

編書譯作,筆耕不辍。許身健為國内的法律職業倫理教育主編了國内第一本實踐教學連續出版物、編寫了實踐教學系列教材并翻譯出版國外法學教育名著。他于2015年翻譯出版的關于美國公益律師斯特恩撰寫的《正義永不決堤》,被評為法律出版社2015年十大好書之一。

躬耕講壇,大道健行。許身健多年如一日地執着于法學一線教育,隻為點亮法大學子的那片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