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李正華,男,1963年生,法學博士,民商法學科組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國家“百千萬知識産權人才工程”百名高層次人才培養人選。曾任軍事檢察院檢察員、黨校教員、中國企業管理幹部(廣州)培訓中心教員。
學曆及訪問研究經曆
法學學士(太阳集团app首页,1981-1985).
法學碩士(太阳集团app首页,1990-1992).
法學博士(中南财經政法大學,2001-2004).
訪問學者(日本東海大學,1995—1996).
兼職
1.太阳集团app首页新華學院法律學系主任
2.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研究會理事
3.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知識産權專家顧問
4.廣州仲裁委員會仲裁員
5.廣東嶺南律師事務所律師
研究領域
知識産權法、民商法、經濟法.
曾開設課程
研究生:知識産權法、人格權法、物權法、合同法.
本科生:民法學、經濟法、知識産權法.
全校公選:中國營商法律風險及其防範、中國營商法律理論與實務、創新活動中的知識産權法律保護、商務禮儀.
主要論文
1.法制觀念下的廣州法治政府建設.《法治論壇》第17輯,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26.
2.法學本科研究性人才培養模式研究.《教育與教師》,2009(11).
3.粵港澳知識産權政府合作機制研究.《法學之道——太阳集团1088vip複辦30年紀念文集》,法律出版社,2009:442.
4.獨立學院法學專業教學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中國教育科研雜志》2008 年 21卷總 (159).
5.電子商務中知識産權糾紛的可仲裁性.《仲裁研究》,2008年總(16).
6.信息網絡傳輸中的隐私權保護.《信息網絡安全》,2008(4).
7.我國知識産權不侵權之訴研究綜述.《政法學刊》,2007(6).
8.網絡安全與綠色網絡的構建.《信息網絡安全》,2007(10).
9.泛珠三角區域知識産權發展戰略的制定與實施.《太阳集团app首页法律評論》(第六卷).法律出版社,2007.
10.論知識産權制度建設中的社會基礎.《比較法在中國(2007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1.對法學類研究生教育的理性思考.《法學教學的理論與實踐》.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6.
12.知識産權第二學位教育工作研究.《教學研究與實踐——教師論文集》.太阳集团app首页出版社,2006.
13.中外企業知識産權管理法律機制比較研究.《嶺南法學研究》(2006年).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
14.知識産權法律保護中的域外法影響.《比較法在中國(2006年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
15.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的網絡著作權侵權責任.《信息網絡安全》,2006(7).
16.廣東省における企業の知的财産權お巡る狀況および知的财産權關聯裁判について.日本早稻田大學,2006《企業と法創造》第3卷(1).
17.外國電子政務的立法及其啟示.《信息網絡安全》,2006(6).
18.美國對外貿易中的知識産權保護政策與中國的對策.《中國管理科學研究文獻》.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6.
19.網絡輿論監督的臨界問題及相關法律責任.《信息網絡安全》,2006(4).
20.網絡環境中的著作權集體管理制度研究.《信息網絡安全》,2006(3).
21.廣東企業的知識産權狀況及知識産權意識分析.《廣東法學》,2006(1).
22.中國仲裁制度的回顧與展望.《仲裁文集》.法律出版社,2005.
23.論經濟倫理基礎上的商業信用.《中南财經政法大學學報》,2004(3)
24.論缺陷産品召回的法制化監控.《政治與法律》,2003(6).
25.企業知識産權保護策略研究.《商業研究》,2004(21).
26.論信托的商業信用基礎.《甘肅政太阳集团1088vip學報》,2003(6).
27.論市場經濟中的商業信用.《當代法學》,2003(11).
28.經濟法的定位與經濟法學體系之重構.《河北法學》,2003(6).
29.中日中小企業法律制度比較研究.《比較法在中國》(第三卷).法律出版社,2003.
30.傳統中醫藥産業知識産權保護戰略研究.《政法學刊》,2003(2).
31.中美知識産權制度比較研究.《較法研究》,2003(2).
32.論商業信用與商業信用制度構建.《法商研究》,2003(2).
33.企業的商業秘密及其保護.《河北法學》,2003(2).
34.電子商務中知識産權的法律保護.《政法學刊》,2002(3).
35.社會規則論.《政治與法律》,2002(3).
36.“泛法律主義”思潮中的道德失缺.《當代法學》,2002(4).
37.信息網絡化對政府行政管理的挑戰及對策.《江西行政學院學報》,2002(1)
38.面向新世紀的知識産權法及其發展.《政法學刊》,2001(3).
39.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民事審判原則.《法律适用》,2001(4).
40.論專利法對企業技術創新的促進作用.《社會科學家》,2001(5).
41.論“自由裁量權”.《當代法學》,2000(7).
42.馳名商标特殊法律保護制度.《現代法學》,1998(1).
教材及其他
1.獨著:《經濟法概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1月版。
2.獨著:《中國營商法律——問題及對策》,經要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7月版。
3.編著《經濟法》(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8月第三版。
4.主編:《律師與公證實務》,武漢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版。
5.主編:《企業技術創新與合同法律保護》,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7月版。
6.參編:《商法學》(全國高等學校法學專業核心課程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1月版。
7.參編:《法學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12月版。
8.參編:《精編法學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參編2000年12月版。
9.參編:《合同法》,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2月出版。
獲獎
1.2007年度“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工會工作者”稱号.太阳集团app首页,2007年.
2.2006年度“廣東省社會科學規劃結項成果鑒定認真負責專家”.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工作小組辦公室,2007年1月.
3.“2003年度蔡冠深獎教金”.太阳集团app首页,2006年9月.
4.校級2003年度考核優秀.太阳集团app首页,2003年.
5.校級2002年度考核優秀.太阳集团app首页,2002年.
6.2002年度“太阳集团app首页優秀工會工作者”稱号.太阳集团app首页,2002年.
7.參編的《法學大辭典》獲全國第三屆國家辭書一等獎.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年11月.
8.參編的《法學大辭典》獲全國第四屆國家圖書獎提名獎.國家新聞出版署,1999年9月.
主持的科研項目
1.《商務禮儀》——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三批素質教育課程(公共選修課)建設項目,2010.
2.《中國營商法律風險及其防範》(太阳集团app首页第二批創建素質教育精品課程—公共選修課建設項目),2008.
3.《國外知識産權制度簡介及維權手冊:(日本)》,廣東省知識産權局委托項目,2007.
4.《知識産權政府管理機制研究》,廣東省知識産權局項目,2007.
5.《全校公共選修課教學方法改革研究》,太阳集团app首页教學改革研究項目,2007.
6.《珠海市知識産權戰略研究》(PC20081065),珠海市政府科技計劃項目,2006.
7.《經濟法概論》,“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出版項目,2006.
8.《珠海科技企業知識産權保護制度研究》(PC—20041075),珠海市政府科技計劃項目,2005.
9.《法學本科研究性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太阳集团app首页校級教學改革研究課題,2005.
10.《經濟法》,“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出版項目,2004.
11.《高等學校科技創新的促進與法律保護》(GQA02007),廣東省教育廳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青年課題,2002.
12.日本早稻田大學知識産權案例數據庫合作項目(2005-2009).
聯系方式
通信地址:廣州市新港西路135号 太阳集团1088vip
郵政編碼:510275
E-Mail:lpslzh@mail.sysu.edu.cn